
A级纯电SUV市场也要卷“家用”,广汽埃安霸王龙家庭版正式上市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张诗婕)2025-08-27 14:54
作者 / 张诗婕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全球汽车十条 | 30秒速读
详细内容
保时捷调整电池战略,聚焦电池单元与系统研发
保时捷继续将电动化视为未来核心动力,但受中国和美国市场电动化进程放缓及政策变化影响,公司正对电池业务进行战略调整。旗下Cellforce Group将专注于电池单元与系统的研发,不再扩建高性能电池生产线。
保时捷在欧洲的电动化率已达到约57%,高于首次公开募股时设定的目标。公司仍坚持混动、燃油和纯电三种动力并行的策略,并计划继续推出Taycan、Macan、Cayenne及718全电动车型。
自2022年在Kirchentellinsfurt建设工厂以来,保时捷Cellforce Group已完成高性能电池研发及试点生产,但因全球市场规模不足,量产成本难以优化。未来,Cellforce将作为独立研发单位,为保时捷及集团内部高性能电池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保时捷负责研发的执行董事会成员迈克尔・施泰纳(Michael Steiner)指出:“我们将继续投资全电动车型,高性能电池研发的经验将继续为集团服务,同时推动创新应用于未来产品。”
保时捷在全球电动化进程中始终保持灵活应对,集中资源发挥技术优势。专注电池单元与系统研发,旨在巩固其在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未来产品创新和集团整体电动化战略提供支撑。
新奔驰AMG GT XX刷新电动车续航纪录
近日,梅赛德斯—AMG全新高性能GT XX概念车在意大利纳尔迪(Nardò)赛道展现强劲实力:24小时内连续行驶3405英里(约5480公里),平均时速达186英里(约299公里),期间仅因快速充电短暂停车,一举打破此前小鹏P7创下的2461英里(约3961公里)电动车24小时续航纪录。
此次纪录刷新并非偶然,GT XX在为期8天的综合测试中表现更佳:总计行驶近25000英里(约40234公里),不仅包揽12小时、48小时乃至168小时(7天)的全时段耐久里程纪录,还打破多项电动车距离基准。测试由2辆GT XX概念车、17名专业车手协同完成,包括梅赛德斯- AMG F1车手乔治・拉塞尔(George Russell)。车手采用三班轮换模式保障连续行驶,后台则有超 100 人的工程与后勤团队实时优化充电策略,为测试保驾护航。
支撑其出色表现的核心技术,集中在动力与补能两大维度:GT XX搭载前后三台电机组成的 800V电驱系统,总功率高达1341马力,兼顾高性能与长续航;配备的114kWh油浸式圆柱形电池,支持850-900kW超快充,仅需约5分钟即可补充249英里(约401公里)续航,大幅缩短充电等待时间。
梅赛德斯-AMG表示,GT XX概念车所验证的技术将逐步落地量产车型:包括基于AMG.EA 专属电动平台打造的电动GT四门轿跑,以及计划2027年在英国推出、最大功率达1000马力的超跑SUV。尽管GT XX尚处概念阶段,其测试成果已充分展现品牌在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研发前瞻性,为未来量产车型的性能提升与快速补能技术突破提供关键参考。
电动车制造加速,印度汽车电子产业迎来高增长
印度电子制造业在过去十年实现六倍增长,电子产品产值从2015财年的218亿美元增至2025财年的1299亿美元,出口额也从44亿美元增至376亿美元。 信息技术与电子部(MeitY)将此归功于生产挂钩激励(PLI)政策、税收改革及基础设施支持。
PLI政策重点扶持大规模电子制造(LSEM)和IT硬件,吸引约14.9亿美元投资,创造13万直接就业岗位,同时推动汽车电子及电动车相关产品产能提升。SPECS半导体补贴、电子制造集群计划及公共采购“优先印度制造”政策进一步支撑行业发展。
全球EMS巨头Flex India布局八大工厂,服务汽车、EV及企业设备客户。通过工业4.0技术、AI分析、移动机器人及自动化测试,Flex实现生产效率提升95%、首检合格率98%,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与精密加工中心支持复杂汽车电子系统制造。中小企业Mefron Technologies专注高混合低中量生产,为汽车及电动车提供PCB组装、整机制造及端到端设计,满足60%至70%本地增值要求,实现差异化竞争。
在供应链管理上,Flex通过模块化产线和区域供应商生态增强应变能力;Mefron则在印度、新加坡、台湾和中国建立采购网络,降低单一供应依赖。
两类企业的发展路径显示印度汽车电子产业布局:全球厂商推动规模与出口,中小企业以灵活设计和本地化制造提升竞争力。随着电动汽车和汽车电子快速增长,印度正稳步强化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Zoomcar搭载谷歌云整合AI,提升共享平台体验
为优化用户预订体验、简化车主车辆入驻流程,强化平台安全保障,Zoomcar近日正式宣布与谷歌云(Google Cloud)达成深度合作,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机器学习整合技术融入汽车共享平台。
本次合作落地的核心功能“车主助手(Host Assist)”尤为亮眼。该AI助手基于Gemini Flash 2.0模型与检索增强生成(RAG)框架打造,可7×24小时不间断为车主提供平台入驻指导,将平均入驻时长缩短30%。
此外,Zoomcar正开发“车主智能引擎(Host Intelligence Engine)”,通过数据驱动,为车主提供收益提升方案,例如动态定价策略,并通过对比车主与平台顶尖运营者的行为,给出优化建议。同时,平台借助AI技术分析车主与用户的沟通记录,可精准判定纠纷责任归属,减少车主主动取消订单情况,并通过定向整改,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在平台安全层面,Zoomcar基于其客户数据平台(Customer Data Platform)搭建实时欺诈检测引擎,通过审核用户身份证明文件、客户身份验证信息(KYC)及自拍影像,识别可疑行为。该系统有望提升欺诈检测准确率,进一步增强平台信任度。
整体来看,Zoomcar 此次与谷歌云的合作,并非简单的“技术加身”,而是从供给端(车主)、需求端(用户)、平台端(安全运营)三个层面,提升效率、优化体验、增强信任,以AI技术解决实际业务痛点,为汽车共享行业的技术落地提供了参考方向。
通用硅谷招兵买马,引进AI专家对冲关税压力
通用汽车(GM)正在硅谷大举引入AI人才。过去八个月,公司从谷歌、Meta、AWS等科技巨头挖掘近十位专家,在山景城组建AI卓越中心。
团队核心成员皆为行业资深人士。前谷歌语言AI产品主管巴拉克・图罗夫斯基(Barak Turovsky)出任通用首席AI官,曾任谷歌研究员并两度斩获奥斯卡技术奖的约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担任AI研究执行董事。
新团队正全力推进多项关键项目:基于通用积累数十年的制造数据,研发工厂“协作机器人”,帮助工人应对高强度工序,提升生产效率;并同步推进生成式AI工具开发、车辆空中升级(OTA)流程优化等。这些技术不仅将支持个人汽车的自动驾驶研发,也有助于提升美国本土产能、缓解新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今年二季度,关税已令公司运营利润减少11亿美元。
此前,通用在自动驾驶领域遭遇挫折,旗下Cruise机器人出租车项目耗时近十年、耗资百亿美元,却于2024年底被迫叫停。通用汽车将此次研发视为数字化与制造升级的“第二战役”。
公司高级副总裁戴维・理查森(Dave Richardson)强调,此次行动并非要把通用塑造成下一个苹果或谷歌,而是要把软件与技术优势真正嵌入造车和制造流程,“我们的工作是将通用在汽车领域的长处,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打造新的竞争力。”
Rivian官宣2026年落地免手驾驶
美国电动车制造商Rivian(里维安)近日宣布,将计划在2026年底推出支持城市与高速路段的点对点免手驾驶功能。这一功能将允许驾驶者输入目的地,车辆实现全程自动行驶。公司首席执行官RJ.斯卡林格(RJ Scaringe)表示,公司未来还将进一步推动“免眼驾驶”,即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斯卡林格在采访时指出,目前大多数车企的辅助驾驶仍停留在L2级,驾驶员需保持注意力,但现实中不少用户已将其当作L3系统使用。“与其维持表面上的合规,不如让车辆真正实现自动驾驶。”
作为车企必争赛道,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高投入、高风险特征显著,特斯拉、通用等企业虽大举投入,部分项目因技术瓶颈与成本压力而延宕。Rivian明确功能落地时间表,意味着其正加快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商业布局。
市场研究显示,免手驾驶是消费者最期待的新车功能,若Rivian能兑现承诺,将在激烈的智能电动车竞争中获差异化优势。
汽车网络安全再敲警钟:黑客可远程解锁、启动车辆
2025年8月11日,在拉斯维加斯DEF CON黑客大会上,软件公司 Harness研究员伊顿・兹维尔(Eaton Zveare)披露,某知名车企联网车辆存在安全漏洞,攻击者可借此远程控制车辆功能、追踪位置,并查看车主个人及财务数据。
兹维尔未透露具体车企名称,仅表示涉及的是一家拥有广泛知名子品牌的汽车制造商。如果漏洞被恶意利用,可能影响大量车辆。
漏洞源头为该车企在线经销商门户:其登录系统存缺陷,黑客可绕过验证创建“全国管理员” 账户,获取管理员权限,进而通过门户查询工具,仅凭车主姓名或车辆识别码(VIN),就能将任意车辆与自身移动应用账户绑定,获取远程锁车/解锁、启动车辆等权限。兹维尔已通过测试,将朋友的车辆应用权限转移至自己账户,证实漏洞可被利用。
目前,该车企已修复经销商门户漏洞,并向兹维尔确认,除其测试外未发现其他可疑访问,车主当前使用安全。此次事件再次警示,随着车辆联网化普及,汽车网络安全风险需持续警惕。
BlueSG车辆转投Tribecar长租,共享业务焕新再上路
自8月初停运筹备2026年重启后,新加坡共享汽车平台BlueSG旗下电动车将1-2周由本地租车公司Tribecar接手,以“Le Blu Frenchy”品牌换新回归市场。新模式聚焦长期租赁,租期从3个月至2年不等,取代此前最短30分钟的短租服务。
Tribecar将接收数百辆车龄2至5年、行驶里程在5万至十余万公里的BlueSG电动车,预计数量达数百辆。车辆目前正进行检测、修复与喷漆,以完成交付前准备。BlueSG首席执行官纪基恩(Keith Kee)透露,双方正洽谈车辆“潜在出售”方案,以延长车辆寿命,推动实现减碳目标。
价格成为此次回归的一大亮点。首批10份两年期租赁合同月租799新元,低于标准价89新元,最短3个月租期月租958新元,均显著低于新加坡电动车租赁市场普遍超过2000新元的水平。Tribecar联合创始人阿德里安・李(Adrian Lee)称,该计划8月24日在社交媒体公布后,已获得积极市场反馈。
此次合作既避免了BlueSG停运期间资产闲置,也为Tribecar提供低成本扩充电动车队的机会,体现出资源盘活与可持续运营的双赢效应。
Lyft携手百度,布局欧洲Robotaxi市场
美国网约车平台Lyft(来福车)近日宣布,将与中国科技公司百度合作,于2026年在欧洲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首批试点将落地德国与英国,车辆采用百度Apollo RT6电动车型,并通过来福车平台进行运营。这也是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首次进入欧洲市场。
来福车今年以2亿美元收购欧洲出行应用FreeNow,借此获得覆盖9国、180余城的网络资源。根据合作分工,Lyft负责平台运营、客户服务和车队管理,百度则提供自动驾驶车辆和技术方案。Lyft高管杰里米・伯德(Jeremy Bird)表示,FreeNow与欧洲监管机构长期保持沟通,这将有助于Robotaxi的合规落地。
英国政府计划在2026年春季实现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政策加速为行业打开窗口。与此同时,Uber、Wayve等企业也在等待审批,计划同期进入欧洲市场,Lyft与百度的结盟被视为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
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积累深厚经验,旗下Apollo G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目前在全球15座城市运营超1000辆车辆,累计完成超1100万次出行订单。此次与Lyft合作,是其首次在欧洲市场开展商业化自动驾驶服务。
Lyft与百度的跨国合作,既整合了Lyft的本地运营资源与平台能力,又发挥了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优势,这场跨国联手或将重塑区域自动驾驶出行竞争格局,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供新的合作范本。
澳大利亚拟推道路使用费替代燃油税
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吉姆·查默斯(Jim Chalmers)在堪培拉举行的为期三天经济圆桌会议后宣布,政府在“10 个明确改革领域”中,就以道路使用费替代燃油税达成初步共识。全国推广将参考新南威尔士州方案,按车辆行驶里程计费,预计年均费用在300-400澳元之间,但具体标准、是否完全替代燃油税,以及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车的适用时间仍待明确。
财长表示,会议对道路使用费的概念支持度高,各州正制定方案文件,将于9月5日与州及领地财政部长进一步磋商,探讨实施细节。政府希望通过该制度在降低燃油依赖的同时,引导车辆在不同时间段上路,以缓解交通拥堵。
关于电动车征税,政府计划分阶段实施,先以卡车试点,再逐步覆盖乘用车,同时结合出行时间调节收费,为未来全面替代燃油税做好铺垫。这一举措显示出澳大利亚在交通能源结构调整和智能出行管理方面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