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华为乾崑ADS 4,阿维塔12四激光版26.99万元起售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魏微)今天 12:17

撰文 | 魏 微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甄尤美
2025年11月1日,9点、10点、11点、12点……各家车企掐着表排队发布上个月销量数据数据,本以为是常规动作,万万没想到的是,车市来到2025年第四季度第一个月,“历史新高”竟然成为销量成绩单上出现次数最多的词。
零跑、小鹏、蔚来、北汽新能源、一汽奔腾、领克、奕派科技,都在这个十月收获了单月销量历史新纪录。
如果说以上车企要新车有新车,要爆款有爆款,抓住了车市“金九银十”的机遇,实现了销量突破。那也要看到这背后的车市格局、车企排名座次仍在不停变动。
比如,同样是月销4万多辆,对于领克来说是整合到极氪科技之后顺理成章的爆发,对于蔚来而言,却仍不是进入安全区的信号。
再比如,对于同样月销3万多辆的车企,理想汽车正面临着至暗时刻,新车产能、交付也面临严峻考验,但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却意味着军心更加稳定、冲刺速度更加有力。
《汽车商业评论》在梳理各车企销量时再次感受到,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大单品大爆款已经成为品牌突出重围的密码。
换句话说,N款销量平平的车合起来,也不如一个大爆款产品对车企的正向价值大。一个爆款,带来的不仅仅是销量,更是给企业的信心和凝聚力。
此前,小米SU7、小鹏MONA M03\P7+都已证明了这个逻辑。如今,蔚来全新ES8成为新的高价值爆款,给其带来盈利的曙光。享界S9、尊界S800的热销,给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的转型带来了更大的自信与动力。
2026年1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也将不超过1.5万元。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2025年最后2个月,各家车企将开启“跨年提车购置税补贴”大战,一方面为消费者在11、12月买车打消顾虑,另一方面也是为全年销量做最后的冲刺。
回顾刚刚过去的10月,关注汽车行业的读者或许也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周销量榜消失了,一张灰白纸黑字的榜单,就这样悄然消失在社交媒体上,消失在群聊之中。

头部新势力,一个赛一个
“老被人问候蔚来什么时候倒闭也挺烦的。”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一次车主面对面活动上,无奈吐槽。
2025年10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40397辆,同比增长92.6%。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7143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7342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
这是蔚来公司首次月销量突破4万辆(三个品牌共同达成)。
尽管销量创新高,但李斌还无法让更多质疑的人“闭嘴”,因为比起月销量,扭亏为盈仍是蔚来最重要的目标。
而起售价超过40万元的全新ES8,正式交付41天就给出了累计交付破万辆的表现,毫无疑问能够给急需四季度实现盈利的蔚来注入强大信心。
乐道品牌也十分给力,乐道L90上市三个月交付量超过3.3万辆,品牌也已迈过交付突破10万辆的大关。
如果说蔚来还在亏损阴影下艰难自证,已经实现盈利的新势力也难言彻底安全。

正在召回2024款MEGA的理想汽车,2025年10月交付新车31767辆。截至2025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46.3万辆。
从交付表现上看,理想汽车20205年10月维持在3万+的水平。
一般认为,在9月底发布了纯电新车理想i6的情况下,10月的表现没能更进一步反倒略有下滑(2025年9月理想汽车交付33951台)似乎有点反常。
理想汽车给人感觉谋定而后动,官方也给出了回应,称理想i6上市后销售火爆,订单超过七万台,远超预期,目前正在联合供应商解决产能问题,加快交付进度。
相比较而言,零跑汽车已经逐渐与蔚小理拉开差距。
2025年11月1日上午9点,零跑汽车第一个发出交付数据:10月交付达70289辆,同比增长达到84%。
这是零跑汽车首次月销超7万辆。
2025年1-10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46.6万辆,并已连续8个月领跑新势力品牌销量榜。
回顾10月,零跑表现可谓强势而高光。
10月16日,零跑D平台发布,首位代言人费翔同步官宣;
10月19日,D平台首款车型D19亮相,拉开零跑旗舰增程SUV技术量产的序幕;
10月29日,销量支柱零跑C16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
如今的零跑汽车已经在新势力头部梯队站稳脚跟,传统产品阵容齐整的同时,也开始向个性化产品发力。11月7日,零跑全新个性轿跑Lafa5也将迎来预售,看来是要将品牌热度延续到年底。
创下单月新高的还有小鹏汽车。
2025年10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42013辆,同比增长76%。2025年1-10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355209辆,同比增长190%。
相比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小米的销量数据发布则要低调很多。

2025年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万辆。至此,小米汽车2025年前10个月的交付量,已超过29万辆。
由此可推算,小米汽车有望于2025年11月中旬完成今年第35万辆新车下线,提前达成年度交付目标。
2025年10月,鸿蒙智行也创下双项纪录:单月交付新车68216辆,创下新高;全系累计交付已突破100万辆,创新势力品牌最快达成百万交付纪录。
11月1日,鸿蒙智行阵容中,享界品牌和智界品牌都分别发布了2025年10月份销量数据。其中,享界品牌10月销量6700辆,智界汽车10月交付突破1万辆。其他“三界”在本文统计时暂未公布最新销量数据。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逐渐淡出国内市场视线的极石汽车,竟然也发布了中英双语最新销量数据,极石汽车10月销量1426辆。目前,极石汽车仅有极石01一款车型在售,从官方动态来看,这款车在中东市场颇受欢迎。

从蔚来的盈利焦虑到理想的召回考验,从零跑、鸿蒙智行系列的断崖式领跑再到小鹏、小米的稳健进阶,10月的销量数据清晰地展示出新势力的市场号召力。
然而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对于所有新势力而言,真正的安全线,从来不是销量数字的突破,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对产品安全的底线。

“大厂二代”格局生变
无论是创历史新高,还是不及预期,销量数据也只代表过去,而11月的太阳已经照常升起。
与往年车市四季度有所不同,由于2026年1月1日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由“免征”变为“减半征收”,不少消费者担心如果11月、12月订车,要是没能年底前提车,那么会无法赶上免征购置税的末班车。
因此,不少车企在发布2025年10月成绩单的同时,也将跨年提车购置税补贴方案和盘托出,一方面打消购车者的顾虑,另一方面吸引消费者下单,冲刺全年销量成绩。

比如极氪汽车的方案:2025年11月30日24点前锁单的订单,若因极氪原因导致用户车辆在2026年开票交付,极氪将提供购置税差额部分兜底。
补贴金额以用户的订单在2026年与2025年分别需缴纳的购置税的差额为基准进行计算,最高不超过15000元。
此外,深蓝汽车、智己汽车等品牌也都已发布各自跨年购置税补贴政策,相信进入11月,会有更多车企端针对购置税补贴退坡发布的补贴政策。
“大厂二代”中,北汽新能源、东风奕派率先进入月销量3万+俱乐部。

北汽新能源2025年10月的表现堪称惊艳:销量30542台,同比增长112%;其中享界品牌10月销量6700台,极狐品牌10月销量23387台,同比增长110%。2025年1-10月,累计销量14.2万辆,同比增长73%。
2025年是北汽集团“三年跃升行动”的开局之年,北汽新能源从2025年8月销量超1万辆、9月销量超2万辆到10月站上月销3万辆的台阶,可以看出在享界+极狐双品牌战略之下,北汽新能源正在快速找回头部自主品牌的状态,全力冲刺完成2025年目标。
东风自主板块中,整合后的奕派科技也在2025年11月1日早早地发布了销量海报,10月销量31107辆,同比增长34.9%,1-10月累计同比增长43.6%。由此可见东风对乘用车板块整合的效果不错。
此外,岚图汽车2025年10月交付17218辆,1-10月累计同比增长82%。岚图将在11月发布重磅新车岚图泰山,作为品牌全新旗舰SUV,这款车搭载最新的华为乾崑智驾及鸿蒙座舱。
极氪科技2025年10月总销量61636辆,其中极氪品牌10月销量21423辆,领克品牌10月销量40213辆,创造新高,同比增长近30%。
一汽奔腾也在驶向快车道。2025年10月,一汽奔腾总体销量达20400辆,新能源销量达18468辆,创奔腾10年单月销量新高。一汽奔腾2025年1-10月累计销量达15.8万辆,同比增长35.2%,已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其中,新能源销量达135671辆,同比增长139.8%。
在中国一汽的大力支持下,一汽奔腾正在开展股份制改革与增资,引入不同行业背景和资源优势的股东,实现资源整合和战略同步。2025年9月,悦达汽车集团、农银金融、中国电信、地平线4家多领域头部企业及一汽股份共计85.5亿元增资正式落地,为一汽奔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阿维塔2025年10月销量13506辆,连续8个月销量破万辆。在近3个月,阿维塔新车推陈出新的速度非常快,阿维塔06 Ultra增程版、阿维塔07 2026款,以及阿维塔12四激光版先后上市,主力产品接连焕新之后,阿维塔全年最后两个月的销量有望更进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0月9日阿维塔向华为支付完成第三期转让价款,至此,阿维塔累计向华为支付115亿元,完成对华为持有引望公司10%股权的投资。

智己汽车看起来真的“支棱”起来了。2025年10月,智己汽车销量13159辆,创下品牌新高。新一代智己LS6自2025年9月10日上市以来,下线交付超2万辆。
10月份,智己汽车也迈出东南亚市场战略的重要一步。2025年10月9日,智己汽车正式登陆新加坡市场,两款战略车型IM5(智己L6海外版)与IM6(智己LS6海外版)同步上市。
北汽新能源、东风奕派以及一汽奔腾的突破,印证了自主品牌战略调整的实效;而智己、极氪、阿维塔的稳健增长,也凸显了产品力与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购置税政策窗口期的推进,以及年底销量冲刺战的加剧,“大厂二代” 的竞争不仅取决于短期的销量表现,更是战略提升的持久战。

合资品牌,另一道风景线
转型,仍然是合资品牌的关键词。
“在我们看来,铂智3X的热销,首先印证了‘合资也有好电车’,此外可以说打响了合资2.0模式的关键一枪,证明智电时代‘中国智慧+全球标准’的充分融合是合资公司转型的正确出路。”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表示。

2025年10月份,铂智3X销量达到10013辆,不仅月销破万,而且自2025年3月6日上市至10月下旬,有4个月获得合资新能源销冠。
另一边,一汽丰田依托丰田RCE体制和研产销一体化运营机制,也展示出稳健增长的态势:2025年10月销售新车71407辆,前10个月累计销售新车658418辆,同比增长7%。
的确,合资品牌的转型路径正在呈现出“殊途同归”的新风景:技术输入+本土自研+生态共建,成为了大众、丰田、日产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燃油车、新能源车搭载着中国本土的智能化、电动化方案面世,如果说动力电池领域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在智驾领域Momenta、地平线也在国际车企的认可中快速崛起。
我们还看到东风日产N7在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东京车展)亮相,这是日产汽车首次将中国团队自主研发的新能源车型,带到国际舞台,其里程碑意义不言而喻。
销量盘点中,不会少了上汽通用五菱。2025年10月,上汽通用五菱全球销量达到174956辆,单月销量创年度新高,其新能源车型10月份销量123147辆,连续两个月突破十万辆。2025年1-10月,上汽通用五菱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5万辆,同比增长13.3%。

北京现代2025年10月销量达到20016辆,同比增长87%,呈现出强势的复苏迹象。10月29日,北京现代“智启2030计划”首款战略车型,北京现代EO羿欧正式上市。这款车的开发路径深刻体现了北京现代“全球品质+中国技术”的核心理念。
“现代汽车决心紧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步伐,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更高要求,坚定扎根中国市场。”现代汽车中国区总部总裁吴益均在发布会上表示。
11月1日晚间,一汽-大众发布最新销量数据:10月实现整车销售138,850辆(含进口车),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大众品牌销售84,084辆,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奥迪品牌销售42,760辆(含进口车),1-10月份稳居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份额第一;捷达品牌销售12,006辆,同比提升6.1%。
值得一提的是,10月30日,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在长春下线,成为国内达成这一成绩的首家乘用车企。
大众中国高层也表示,正在持续强化在中国的本地研发能力,深度融入中国的创新生态,从2026年起,一汽-大众将推出超过10款新能源车型,一系列大动作正在路上。
据《汽车商业评论》了解,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两个月以来累计销售超过1.1万辆,这款车同样是“技术输入+本土自研”模式的代表车型,大众第五代EA888发动机+华为乾崑技术组合,正在产生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

主流车企也纷纷刷纪录
“质量是1,销量是0,质量是优先要考量的第一因素;创新是价值,内卷是自杀,创新是奇瑞应对内卷的核心方针。”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说道。
质量,是传统车企一直强调的底线。反内卷,则是近两年来中国汽车品牌的共识。而尹同跃的这番话,恰是将质量底线与反内卷路径具象化的行业思考,是车企长期主义坚持下提升销量的价值注脚。
11月1日晚间,各大主流汽车集团的最新销量数据也相继出炉。

奇瑞集团10月份销售汽车281,161辆,同比增长3.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110,346辆,同比增长54.7%,首次单月新能源突破11万辆。
奇瑞出口126,434 辆,同比增长13%,连续六个月单月出口突破10万辆,并实现累计出口1,062,862辆,以历史最快速度达成年内出口超百万辆,刷新中国汽车出口新纪录。
1-10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288,929辆,同比增长13%,创历史同期最佳业绩。
2025年10月,比亚迪集团销量为441706辆,创年内新高,其中乘用车销售436856辆。不过,对比2024年同期数据,比亚迪10月销量和乘用车销量均有所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12.13%和12.72%。2025年,比亚迪销量目标为460万辆,1-10月累计销量已超370万辆。

随后,长城汽车与吉利汽车也先后发布最新销量,长城汽车单月销量超14.3万辆,创历史最佳10月销量表现;吉利汽车10月份销量超30.7万辆,首次单月销量突破30万辆。
随着11月到来,留给各大车企年终交卷的时间只剩六十余天。
“要抓住接下来的七十多天,进一步锻炼公司的体系能力,为今年四季度盈利和未来几年的长期经营目标打下基础。”李斌曾在10月份蔚来公司内部发言中进行全员动员。
10月新老势力纷纷“创新高”,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两个月,无论是要盈利的,还是要超预期完成目标的,都将在购置税补贴大战、产能爬坡攻坚、爆款产品迭代中全力冲刺。
车企如何确保在全力冲刺的时候动作不变形?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中国品牌论坛开幕式上发言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35年来,长城汽车始终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坚持‘做实在事,造靠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