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汽车“一口价”烂大街了,现在以“补”之名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涂彦平)今天 09:42

撰文 / 涂彦平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赵昊然

最近,一则定向补贴华为系车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

2025年6月30日,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发布了一个通知,开展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活动,每辆车给予3000元现金补贴,数量2000台,共计600万元,先到先得,用完即止。购车时间限定在7月1日—31日。

类似的促消费活动很常见,但不常见的是这个通知指定了车型范围:在河南省内购买售价20万元及以上,搭载鸿蒙车机系统及华为途灵平台的新能源汽车,且在河南省内上豫牌。

《汽车商业评论》询问河南一家鸿蒙智行店,销售人员表示:“这个现金补贴确实存在,属于当地的新购车补贴,现在到店下订还能享受,但下周就不一定了。”

这个3000元补贴政策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一是因为它定向补贴华为系车,二是还由一省的行业协会直接下发通知。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国补、省补等,都是所有品牌同等对待,不会偏爱某一车型。

吃瓜网友心中有一个疑问:补贴的钱是谁出的?

无独有偶,长沙市商务局公众号2025年7月1日发文,在湖南区域购买鸿蒙智行汽车部分车型,给予每台3000元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本轮补贴资金规模共计450万元,先到先得,用完即止。

而且,3000元购车补贴可与全国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补贴及“品牌官方权益”叠加。不过,不知为何目前这条微信公众号发文已被删除。

这个定向购车补贴其实是2025“夏之礼·惠聚长沙”暑期消费季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根据活动说明可知,长沙市商务局6月28日面向全市征集促消费各项活动,企业需自行提供促消费活动方案,活动征集表还要写清楚“预算投入明细”一项。然后再由市商务局遴选优秀活动,进行统筹宣传。

合理推测,湖南这笔450万元的补贴应该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前述河南的600万元补贴则是协会搭台企业唱戏。本质上都是各方联动促消费的一种手段。

其实,在微信搜索“鸿蒙 补贴”就会发现,不只河南和湖南,全国多个地方都推出了这条鸿蒙智行3000元购车补贴政策。

岳阳市商务局、郴州商务局、长春市商务局、天津市津南区商务局、鄂尔多斯市商务局、呼伦贝尔市商务局等多个账号均发布了鸿蒙智行车型补贴政策的信息,有补贴5000元的,有补贴3000元的。

其中,呼伦贝尔市商务局明确写道:“该补贴属于车企补贴补助,非呼伦贝尔市地方补贴。”

说白了,这就是鸿蒙智行打了个很好的广告进行了巧妙的促销:消费者得到现金补贴,车企拉动了销量,地方促进了居民消费,三方共赢。

有网友评论道:“这就叫营销水平,不服不行。同样是降价,其他企业只会搞个官降xx元,而华为系却能想到通过名字很官方的民间组织发红头文件以补贴之名降价的方式。”

除了3000元现金补贴,鸿蒙智行还有其他优惠政策。比如,到7月底,购买问界新M5 Ultra可享至高33000元权益,其中包含20000元ADS高阶功能包等。

此前,6月26日上午,鸿蒙智行发布消息:智界全系车型提供2万元现金补贴,当日起下订至高可享价值6万元购车权益。降价后,智界S7的起售价降至20.98万元,智界R7的起售价降至22.98万元。

此举被解读为对当天上市的小米YU7的主动出击,但《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不久之后,该信息就被删除。不过,有意向消费者已经接收到降价的信息,赶往线下门店。

小米YU7发布后,3分钟突破20万台的大定数据让各个车企的领导睡不着觉了。

此后,奇瑞汽车谦逊地推出了一张道歉海报,表示风云A9L从4月23日首发亮相到6月26日开启预售,只拿到了51971台订单。

面对小米YU7的雷霆之势,蔚来、阿维塔、极氪等品牌推出了转单可报销小米YU7定金的政策。此举被称为友商针对小米YU7的“截胡”行动,但这些在另外一种意义上也可被称为隐秘的价格战。

众矢之的的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宣布,自7月1日起,此前的报价方案、政策全部作废,新购车政策将同步启用。

此前,比亚迪执行的是“限时一口价”政策(5月23日至6月30日),涉及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优惠可达5.3万元。指导价6.98万元的海鸥智驾版限时一口价为5.58万元(含国家置换补贴和厂家置换补贴)。

比亚迪王朝网还推出了618百亿补贴活动。指导价9.98万元起的秦L DM-i智驾版限时补贴价7.98万元起。这个价格仅含618购车现金补贴及厂家置换补贴,不含国补。

不过,在深圳某比亚迪4S店直播间内,销售小哥表示,之前的“限时一口价”政策的确没了,不过厂补、区补仍然都在。

秦L DM-i智驾版的厂补为8000-10000元,新购车区补最高10000元。比如在深圳罗湖区购车,就在罗湖区拿这份区补。算下来,最低价仍然是7.98万元,跟之前的一口价一样。

指导价为13.58万元起的宋L DM-i智驾版,之前的限时一口价是10.98万元起,现在厂补为8000-10000元,新购区补最高10000元,算下来最低价是11.58万元起,相当于涨了6000元。

可见,在国家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当下,虽然大家有意识不再直接由厂家进行直接的价格战,但市场竞争决定了降价并不会戛然而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企业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以外,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可是,谁能够来判定厂家产品是否低于成本销售?

7月3日,起售价19.58万元的小鹏G7上市,9分钟大定订单突破1万台。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相比雷军自己都不好意思发战报了。雷军则在直播间扎心告知:“如果急着用车,可以看看小鹏G7,也可以看看理想i8、Model Y……”

在新一轮价格战阴霾之下,或许,我们从这里可以找到一些启示,否则我们得到的则是换汤不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