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对话摩尔芯光创始人孙杰:砸出下一代激光雷达技术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温莎)2025-08-07 23:43

“2019年的时候,大家还在follow国外的机械式激光雷达,而现在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已经占到全球85%以上的份额。”

2025年7月31日,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摩尔芯光联合创始人兼CEO孙杰感慨中国激光雷达发展之迅速。

6年时间,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完成了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超越,乃至称霸全球。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和图达通四大供应商在将其他参赛者远远甩到后面的同时,也将价格打到了谷底。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部分车企已经将激光雷达下放到10万元的车型。

在这个密不透风的市场中,孙杰带领摩尔芯光正在寻找新的突破口。6年时间,摩尔芯光走通了另一条FMCW(调频连续波)路线。

“雷达(Radar)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一开始是ToF雷达,但到1950年之后,基本上所有的雷达都采用了FMCW技术,尤其是车载雷达。雷达的发展经历了从ToF到FMCW的过程,激光雷达(LiDAR)的出现比雷达要晚五六十年,但以史为镜,激光雷达也会经历同样的发展过程。”

孙杰表示,FMCW身为下一代传感技术,并不缺少研发者,甚至现在的ToF激光雷达巨头们,也在投入FMCW的研发,但摩尔芯光在这项技术的产品化上走在了前列。想要颠覆巨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创业都是九死一生,需要一些运气。而这位硅光芯片研发出身的创始人,恰好赶上了AI爆发的浪潮,

“最近两年,因为AI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要用大量硅光芯片,带来了硅光这一光学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于硅光技术发展的东风,我们有机会实现FMCW激光雷达的商业化。” 孙杰说。

当造车新势力成为老势力,激光雷达新势力来了。

“新技术一定会取代旧技术”

比目前的主流ToF方案,FMCW在动态物品的识别上更快,更准确,抗干扰更强,

据孙杰介绍,传统的激光雷达测量原理是通过测量发射光和接收光之间的时间差去得到物体的距离,而FMCW激光雷达是通过测量收发光之间的频率差得到目标物体的距离,基于这个频率差,可以同时得到运动物体的多普勒频移,从而实现了多一维度速度信息的实时测量。

“其实就相当于彩色相机对于黑白相机的升级,ToF是黑白3D世界,区分度有限;FMCW用多普勒速度给3D世界涂上颜色。4D毫米波雷达虽然也是‘彩色’的,但其分辨率低,像素少;而FMCW激光雷达兼具ToF激光雷达的高分辨率与FMCW的‘彩色’,相当于高像素的彩色相机。”孙杰说,彩色相机对于综合驾驶感知来说,其优势在于能够给感知带来安全。

FMCW激光雷达也不是没有缺点,好东西都贵。ToF激光雷达卷到了千元之际,FMCW激光雷达的整机成本仍然高企。

摩尔芯光通过硅光芯片化,从技术上解决了大部分成本难题,但降本离不开的还是量产规模的支持。“如果一年有十万台的量,那么FMCW和ToF方案的价格就会不相上下,同时还具备感知上的优势。”孙杰说。

海外同类FMCW激光雷达就最先应用在了奔驰的卡车上,“卡车在高速环境下对安全提前量的要求更高,一旦FMCW的成本优势发挥出来,它会慢慢的渗透到乘用车,包括十万元的乘用车,将会形成降维打击。”

孙杰相信,在强技术驱动的行业,新的技术一定会取代旧技术。

“十年前,Intel和AMD在CPU计算市场的垄断地位,并不妨碍新计算技术GPU及英伟达后来居上。”他说,现在也是一样,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ToF激光雷达最开始应用在一些比较高端的车型上,后逐渐从30万元下探到10万元。FMCW激光雷达的上车一定也会经历同样的路线,现在的FMCW激光雷达相当于ToF激光雷达在2021年左右的状态。

第一批搭载产品2027年初上路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孙杰离开学校后,于2014年作为高级科学家加入美国英特尔公司,深度参与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量产(超百万量级)的硅光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和商用。

复盘他学历和工作经历,更多偏向于半导体背景,“所以硅光芯片,是我们的特长,摩尔芯光本质上是一家硅光芯片公司。”他说。

FMCW激光雷达被认为是下一代激光雷达,技术难度显然要比传统的ToF激光雷达要高很多,商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芯片化,而在芯片化的过程中,卡脖子的是硅光芯片技术。很凑巧,孙杰从2007年进入硅光技术行业。

“MIT读博士的时候,做的就是硅光芯片,激光雷达的芯片化是我博士论文的方向,我们当时实现了世界上集成度最高的硅光芯片;后来加入英特尔,2013年的英特尔,称得上全球硅光技术的NO.1。在英特尔工作的4年多的时间,我参与了数据中心一款硅光产品的研发;也经历了英特尔对Mobileye的收购以及之后与Mobileye联合开发FMCW激光雷达。”正是基于这个契机,令他相信FMCW激光雷达将是下一代的产品。

2019年,孙杰义无反顾离开高薪工作,投入到了摩尔芯光的创业之战,将摩尔定律带入光学领域,是企业名称的来历也是愿景,用孙杰的话说,“我们就不遗余力地去做激光雷达的芯片化。”

创业最初几年时间里,摩尔芯光一直坚持着硅光技术和芯片的研发,完成了多次芯片迭代升级,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并在近期进一步实现了基于自研硅光芯片的FMCW激光雷达整机的产品化。

“我们实现了集成度更高的硅光芯片,却只用了同类产品十分之一的投入。”孙杰有些自豪,“一方面是中国产业链更卷,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看得更准一些,所有的技术路线或者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

如今,摩尔芯光正在和中外主机厂进行算法的适配,“比如怎么使用FMCW激光雷达的速度信息,怎么样更好的把速度信息的优势在感知上体现出来,这需要算法的开发。”

孙杰将之统称为预研项目(POC),但这些预研项目全部指向后端的量产,“包括日韩的一个TOP10 Tier-1,还有国内两家主流的主机厂,我们预计最早2027年初的时候,会有第一批搭载FMCW激光雷达的产品上路。”

2025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那一天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