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蔚小理,一条船上的恩怨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温莎)今天 09:58

作者 / 温 莎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大佬的合影总是会被过度解读。

互联网上,挂着三张李斌,李想和何小鹏的合影,分别在2020年,2023年和2025年,一样的人,一样的站位,背后的意义被众说纷纭。

2020年6月,何小鹏在微博分享了一张与李斌、李想的亲密合照,配文是“三个苦逼,共同忆苦思甜。”当时,李斌刚刚从ICU里面转了一圈,何小鹏坐在ICU门口,李想的日子好过一些,却也称不上富贵。

2023年7月,新势力的第一轮洗牌已经结束,走的走,散的散,在长春举行的共贺中国汽车工业70周年的活动中 ,三位“幸存者”再度同框。汽车博主余大巍在微博晒出了这张合照,并配文“搂得紧紧的啊”。照片发出后不久,蔚小理就因为周销量榜打起了嘴仗。

到了2025年3月,一场论坛中,照片中的三个人举起了大拇指。几个月后的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理想、小鹏和蔚来的交付量分别为92864辆、94008辆和42094辆,小鹏首次超越理想登顶榜首。曾经的难兄难弟在经历了九死一生后,变成了新势力三杰,然而彼此间没有了勾肩搭背。

很长一段时间,新势力大路朝天,“蔚小理”(蔚来、小鹏和理想三家的简称)各走一边。

蔚来定位高端品牌,走换电路线;理想押注家庭用车,蹚出了一条增程赛道;小鹏以科技为标签,辅以快充。

然而,随着高高在上的蔚来推出第二品牌,赚得盆满钵满的理想进入纯电市场,三者之间的正面对垒也多了起来。

2024年8月27日,MONA M03以11.98万元起售价上市,上市52分钟大定订单破万,小鹏一夜翻身。

2024年9月19日,蔚来汽车第二品牌乐道旗下的首款车型L60上市,试图复制MONA的神话,但不知道是前期电池供应商限供的原因还是营销不给力,始终没有上量。

两款产品并非竞品,不是一个区间,但这是蔚来和小鹏的一次隔空比较,就好像两个一起长大的发小,一个人的孩子去了北大,一个人的孩子还在复读。

当时的何小鹏比李斌都着急,他在采访中不愿意回答MONA为何最终是成为一个车系,而没有像乐道一样成为第二品牌的问题。另一次采访中,何小鹏透露自己曾劝李斌亲自抓供应链,“供应链要亲自管,而且要懂。不亲自管,不懂,都不行”。

2025年7月31日,乐道L90上市,体量大价格实惠,26.58万元起售,预售后一周就拿下了超过3万张订单。

此前,7月29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家庭六座纯电SUV——理想i8,三个版本,零售价格为32.18万-36.98万元。但是,i8一直没有公布订单数量。

这是“蔚小理”阵营两家企业第一次在产品上产生几乎100%的正面对抗,随着产品的交织,火药味渐浓。

谁是凶手,“建议直接报警”

火药味从2025年7月底开始蔓延。

7月24日,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杰在社交平台晒出截图,称有水军恶意抹黑理想i8。其发布的截图显示,有网友称试驾了理想i8和乐道L90,其评价明显捧高L90并贬低i8。

“这是黑水军下一个抹黑理想 i8 的主要方向吗?”刘杰问道。蔚来高级副总裁、乐道总裁沈斐直接在评论区回应:“建议直接报警!”。

7月25日下午,沈斐再次发微博称:关于昨日建议“报警”之事,网友已查实源头并非乐道。事实既明,建议刘杰大大方方向乐道和蔚来用户说声“对不起” ,解开误会方显格局。他还特意在大庭广众下@了刘杰。

接着,两个品牌分别忙起了上市。

7月31日,沈斐在理想i8的广告评论区实名留言:欢迎一起试驾下乐道L90,都是好车。有网友内涵沈斐“缺经费”,沈斐转发微博回应“确实没经费请水军”。网友接着留言:“当然可以,只要您不尴尬”。沈斐回应称“暗搓搓请水军的人都不尴尬,我为什么要尴尬?”

又过了几天,8月6日,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汤靖晒出一张网络水军组织抹黑理想汽车的兼职群聊天截图,并调侃称:“能不能拉我进群,我有2台车,MEGA和L9各一台,我能一天发一千条。”

汤靖发布的截图显示,兼职人员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收集理想汽车各种不规范行为,二是去理想车主笔记或者理想视频下方恶意评论。这里没有将矛头直指蔚来。

到了8月7日,理想汽车法务部发布声明称,网络平台出现大量针对理想车主的负面误导性信息,涉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

数小时后,蔚来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发文否认。“非常反感不分青红皂白,往某一个汽车品牌车主群体身上泼脏水的行为。近期理想受到攻击,有人把祸水往蔚来身上引,如果理想用户朋友们信以为真,那就正中攻击者下怀了。”

在这场《谁是凶手》的推论中,理想和蔚来完了一场咖位对等的隔空喊话。

来自宝马中国的刘杰,是理想汽车最早的两个VP之一,负责销售;临危受命的沈斐,为蔚来搭建了换电体系,被李斌称为“愿意下笨功夫的人”,刚刚提升为乐道总裁。网名“老汤哥Tango”的汤靖热衷于发微博,在李想隐身的那段日子,相当于理想的发言人之一,马麟则是职责所在。

8月8日,李想亲自发布视频,回应理想汽车遭遇的黑公关事件。他说,每次理想新车发布都会遇到类似情况,每次背后都有不同品牌操控,这次也知道是哪个品牌在操控,但背后都是专业的水军机构。他强调不会"黑化"应对,不会变成和水军一样的人。

按照事情现在的走向,现在就等李斌表态了。

周销量榜之争

这并非“蔚小理”之间的第一次争执,只不过之前没有点名。

从2023年4月起,理想为了更及时地展示自己的销售成绩,固定在每周二发布前一周的销量数据,其发布的周榜包括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等。

发了一年之后,2024年7月27日,李斌在一场活动后的互动环节忍不住了,销量按季度发比较合适,财报都是按季度。但现在各企业都会发月度销量,这已经够残酷了,“能不能不发周榜?如果蔚来汽车做到(销量)第一,永远不发周榜”。

蔚来认为周榜是低水平内卷,会干扰企业正常经营,且不同品类产品混排不能反映市场客观情况。与此同时,小鹏质疑理想汽车周榜中关于小鹏汽车的销量数据不属实。

在李斌发言三天后,何小鹏在小鹏汽车AI智驾技术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的创投公司在大模型、芯片等领域投资得如火如荼,他们在想怎么把端到端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做得更好,怎么能够做得比人(驾驶)更好……我们的科技公司都在干什么?”“大家都在干‘周销量榜’。”

在何小鹏发声的当天晚上,李想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张掩耳盗铃寓言故事的插画,并配了一个“嘘”的表情包。这被解读成对友商的回怼。当时就有网友评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2020年4月29日,蔚来中国获得70亿元战略投资。李想在微博上写道,“上百个新造车企业如果最后只能活下来三家,我们肯定努力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家,而我们希望身边的战友是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

2025 年 3 月 18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规范企业数据发布的倡议书》,指出部分车企频繁发布的销量周榜数据来源不明,易引发舆论误读,扰乱行业秩序,加剧 “内卷式” 恶性竞争,倡议企业停止对外发布销量周榜。

理想汽车率先回应,虽曾短暂重启销量周榜,但之后未再发布。

理想纯电渡劫

“蔚小理”三兄弟中,理想一直是优等生。

蔚来和小鹏都经历过生死劫,理想汽车最难的时候是在刚刚起步的前两年,及时中止SEV项目,后来就几乎没有大劫。当众多新势力卷在纯电赛道时,理想一直在增程新能源汽车市场如鱼得水。

然而作为新势力中销量最高,最先盈利的企业,理想的纯电之路走得并不顺遂。

2024年3月1日,理想汽车首款纯电MPV车型MEGA上市后,便遭遇了有组织的网络攻击,攻击者通过恶意P图,将“奠”和“新能源殡仪车”等侮辱性字样贴于车身。

这些行为导致 MEGA 上市 72 小时内退订量达 10,297 辆,理想汽车 CEO 李想称其为 "汽车史上最大抹黑事件"。河北衡水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至少有三至四家车企涉嫌参与。

2024 年 4 月,财新网等媒体报道称,小鹏汽车一名中层员工正在配合警方调查。对此,小鹏汽车回应称是 "配合警方对供应商的调查",并强调自身也是受害者 —— 小鹏 X9 上市后遭遇 5000 余篇负面报道,已报案处理。

小鹏 X9 与理想 MEGA 同为高端纯电 MPV,价格区间重叠,目标用户高度重合。2024 年 4 月,小鹏 X9 上市时也遭遇类似水军攻击,双方形成 "互指对方为黑手" 的舆论僵局。

MEGA的失利打乱了理想的推新节奏,原计划于2024年上市的理想i8“回炉重造”,对定位和设计进行了大幅调整。以往活跃在社交媒体的李想也变得安静了许多。

谁料,大动干戈一年之后,理想i8却没有如想象般一炮而红,反而因为碰撞乘龙卡车事件惹了一身骚。上市之后第二天,理想港股股价直接暴跌12.84%,其关注度主要来自与乘龙卡车对撞引发的舆论危机,上热搜的是李想老婆。

8月5日午间,理想汽车为了吸引用户,宣布理想i8配置统一为Max版本,并将售价统一为33.98万元(相比Max版原价下调1万元)。

竞争已经赤裸裸地白热化。《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如同理想MEGA在遭遇抹黑之后还是逐渐缓过来一样,理想i8销量也最终不会太差,但是要想把对手拉开很大的距离,已经越来越难,特别是“蔚小理”三个“兄弟”之间。

谁能活到最后

造车新势力十年历史,“蔚小理”总有一个在渡劫。

最初是理想,紧急撤回了定价为5万元的微型电动车的SEV,将品牌的第一款产品换成理想ONE。靠着这一扭转品牌的命运的选择,理想ONE一款车型就拿下了新势力销量排行榜的第一位。

之后是蔚来,2019年,李斌是最惨的人,用他的话说蔚来“经历了一场完美风暴,命悬一线”。最终在合肥市的“输血”下,蔚来“逆天翻盘”,缓过一口气来。

最后是小鹏,2022年小鹏G9上市翻车,小鹏自那之后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直到2024年小鹏MONA的上市,才回过气来。

进入2025年,理想依旧赚钱,小鹏销量飙升,蔚来似乎掉队了,然而随着乐道的L90的热卖,正在大力内部动刀子的蔚来,日子也眼见着也要好起来了。

理想和蔚来的口水仗中,李斌忙着在微博上跟大家汇报成绩:“乐道 L90 上市交付三天,已经闯入了大型 SUV 整车周销量 TOP3,并在继续加快生产交付速度!合肥工厂已经产能全开,加班加点生产备货,尽最大努力让大家尽快提到爱车。”

2025年4月上市的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用三个月正式完成了1万台的交付。

经历了上半年的砍人、降本之后,蔚来以更务实的姿态推出了第二款产品,乐道L90 在各方面体验兼顾的同时做到了更低的成本和售价。现在,蔚来感觉能够喘一口气了。

“首先恭喜蔚来在L90上做得非常棒。但我认为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我们还在血海中,甚至现在还没有游到红海。不管是小鹏还是其他车企。”8月8日,北京,何小鹏在小鹏P7上市发布会后如是说。

何小鹏是清醒的,他曾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小鹏还远远没有走出生死存亡期,依旧坐在ICU门口。

确实,蔚来和小鹏都没有盈利,理想还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纯电答卷,按照各自的销量规划与现实情况,谁也没有能够保证自己一定能“活下来”。

于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抛出“蔚小理三年内团灭”的论断。他说:“未来三年,蔚来、小鹏、理想独立生存概率为零,必须尽快启动兼并重组。”

世易时移,“蔚小理”之外,现在又来了小米汽车。小米汽车的老板雷军投过蔚来和小鹏,在他眼里没有“蔚小理”,他2年前甚至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小米汽车活下来的概率也只有1%“。

虚虚实实之间,“蔚小理”的对手又多了一个,江湖恩怨不知道要往何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