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文章详情

王选政:待定义的出行创新设计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路行)7月11日 11:30

2023年6月15日,武汉,中国车谷,为期三天的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盛大召开。6月17日下午,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设计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选政发表了题为《待定义的出行创新设计/语境与逻辑》的演讲。

以下是他的演讲实录。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大家下午好!感谢贾可老师邀请我来到蓝皮书论坛现场。刚才吃午餐的时候有一位总监给我说,你们是来自学术殿堂的,要多来参加一点商业活动。我想着,其实商业也是有殿堂的,殿堂也是有商业的,这也是我们今天为什么来到这里和大家分享的特别重要的原因。

我是来交作业的,因为之前有一个关于我们今天演讲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造型设计的逻辑在今天是不是发生改变了,所以我今天主要想围绕着这样一个话题来和各位展开研讨。

首先当我们在谈造型设计逻辑的时候,我们正在面临什么样的时代?这一点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看起来今天我们把造型和设计这两个词并列,它自身可能就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十年前我们这样来谈没问题,今天真的要去思考是不是很合适。

今天我们提出了“三动”问题(是对技术挑战的躁动、是对伦理自洽的盲动、是对未来范式的悸动),每天面对技术挑战的时候,我自己就非常焦虑,每当看到这些新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方式之后,我也会觉得有一点无所适从,一种盲动,当然我们在谈这些的时候,都是在谈我们未来怎么样,我们蓝皮书论坛三天,以及我经常参加的一些学校的活动,也都是在谈未来。其实我们对未来总是充满期待,但同时也有很多恐惧,这是一种悸动。面对“三动”我们来谈这个话题的时候,未免有一点点沉重,但是这种沉重又给了我们很多希望。

因为我们面对这个产业的语境就是汽车从制造业往科技业升维的时代,应该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前人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机遇,这个机遇今天在我们手里可能就可以实现。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做了一些研讨,4月1日的时候在中央美院我们做了一个关于未来出行设计教育的论坛,其实大家能看到,今天很多大咖也都在这儿,在这个论坛上,我们在谈论的一个问题,就是未来出行设计与未来汽车设计应该是什么样的。当然,不一定有答案,但是我们能够肯定的一点,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造型逻辑也好,还是设计逻辑也好,它实质上是由以前的技术更新带来的一种常识的累积,我们对于常识的累积形成了一定的梳理,这种梳理就变成了我们所说的设计的逻辑。

但是在今天我们面临很多冲击,AIGC的冲击、大数据的冲击、算法的冲击等等,让我们这个时代的设计在重构。

在未来出行设计教育的论坛形象片中,我们提出了若干个问题,这若干个问题是我们今天对于汽车设计逻辑应该产生什么变化的一些思考。事实上我们并没有一个完全的答案,今天大量信息碎片堆叠在一起就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我们归纳为待定义的状态,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时代设计的语境是在发生变化的。

这是我们自己提出的一个关于设计的四个语境阶段的理论,如果我们按照网络方式、生产方式、信息交换方式来看,其实设计在不同历史阶段,它如果用关键词来概括,也许可能会出现下面的递进,这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当然这种递进、这种语境的更迭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设计的功能在发生变化,我们对于设计赋形,这个大家特别容易理解,当然我们是做造型的,当然对于设计赋能,我们今天看到很多新兴设计领域在做的都是这个事情。

前排坐的都是各位总监,大家设计的车都在面临着同质化时代,我们汽车质量都一样,为什么我要选择左边这家企业而不是选择右边这家企业呢?这时候设计赋能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走到今天如果我们到了第四语境事实上发现,设计真正要解决的是一个赋链的问题,我们如何用汽车做一个智能化的终端,来连接人、社会、自然这样一个体系和它应对的复杂问题,这事实上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

关于赋链这件事情,有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来与大家分享。这是我们在新疆南疆的墨玉县做的“你身边最可爱的”摄影工作坊间,我们要做很多帮扶沟通工作,所以我们就来到了南疆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把照相机发给他们,让他们去拍他们身边最可爱的人。他们会拍自己的家人。

我们会把他们自己创作的成果打印出来贴在自己房子的外面,这时候发现拍摄对象和现实当中的人又构成了二次互动,我们把这个就归纳为今天设计赋链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不再那么具体,因为我们面临的技术逻辑就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

这样看起来,回到我们自己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实践,我们整个专业经历了三次名称的升级,从汽车设计-交通工具设计大家非常容易理解,到出行创新设计,事实上这个可能和全球的院校不太接轨,因为大家都在叫智能出行。我们为什么回避掉了智能?因为在中央美术学院,我们不能够去创造新的技术,但我们是用新的技术不断创造广义的设计界面。

当然到了出行创新设计的时代,我们要应对的是什么?我们的设计教育要应对的是已经发生了属性转变的终端,汽车一方面变成了跨域集成的平台,这个平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今天这个论坛场景都可以被平行,无缝的挪到汽车上面来,在汽车内部来发生。第二可能就更重要了,今天大量的互联网企业杀入到造车当中来,他们看中的不是硬件带来的利润,那可能是上一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使命,也许一台车上面芯片的算力能达到上千Tops的时候,可能就形成了很多新的垄断模式入口,这是大家纷纷进入这个战场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时候很多人问我们,王老师你们是美术学院,你们说的这么玄,发生这么多变化,你们到底在做什么?我们有两个抓手,一是基于无人驾驶技术,我们叫做移动型的人工智能,我们来做出行领域的新物种设计研究,另外一个抓手就是我们把无人驾驶技术和智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以后,在做场景流的研究,其实这三天论坛听下来,很多人都在谈场景。如果说汽车进化到前面我们说的,是一个垄断模式的入口和一个集成的平台,那么能够基于这样一个动态智能终端来构建的场景流也就是动态的场景叠加在一起,事实上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

当然在我们研究生教育阶段,尤其是博士教育阶段,我们是希望基于无人驾驶技术和产业趋势,来做创新工程设计的研究,也就是说,当创新拥有了更复杂的来源技术支撑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

当然这些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些成就可能更多是基于我们培养的这三种类型的设计师,大部分是在产业当中,其实今天在座的常冰总也是中央美院的校友。大家能看到的是和传统汽车设计或者造型设计这种强技能基础是有很大关联度的,当然这些年,我们说既然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现在培养的是叫做待定义的创新者,我们希望尝试着去做汽车设计方法的设计师,在5年前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大家不太能够接受,但是从今年AIGC开始变得特别火,所以我们现在的学生已经开始在借助新的工具做很多尝试,那这种尝试我想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就像我们年近半百的70后,我们习惯是用纸和笔来记录信息、传递信息和做信息的交换,那么更年轻一代他们先天使用技术的承载就和我们不一样。

回到论坛主题“不负”,“不负”到底是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个词。想了半天,我想通过刚才前面AIGC生成的方案跟大家来做一个分享。其实大家能够看到,这就是一台越野车,这台车它的设计作为毕业设计来说并不是特别完整和完善的,但是为什么我把它用“不负”,把前后两段连接起来,事实上这就是新的技术改变了我们思维逻辑,改变了我们设计方式,改变了我们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但是不应该变的是我们做设计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它是用AIGC的方式在为新疆乡村振兴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设计了一套全新乡村赛事的模式,希望为我们乡村发展来助力。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另外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玩的,也是我们今年学生的一个毕业设计,如果按照汽车设计的原有的很多标准逻辑来评价它,我相信这个设计并不是很成熟,但是对它整个对于汽车设计方法的应用,如何把过去很高大上的汽车设计,给移到了我们可能会被忽视掉的角落,比如说在云南和东南亚交界的地方,有哈尼梯田地势结构,大量农民有高龄化的趋势,所以他们去耕种,包括他们出行面临着很多问题,那么这是用汽车设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然这个视频呈现的不是特别完整,大家看到的是形式,往后大家马上看到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它整个设计是提供了一个模型给当地农民,他们可以用当地最便宜的材料来完成他们需要的功能。

所以说,如果一定要给我们今天的设计造型关于它的逻辑,我们要给一个新的方向,我想也许我们如何和我们社会全体的每一份子建立起同理心,能够共情,这是今天汽车设计必须面临的话题,因为汽车设计不再是一个门槛高高在上的俯视众生的行业,我们要跟所有设计行业一样,跟社会每一个人发生关系,人人都是设计师。

最后我再打一个广告,我们最近翻译了一本书,我还请了邵景峰总监和张帆院长做了一个推荐,回头我会给各位大咖寄过去,因为我也刚刚拿到,可以很容易看懂汽车设计的整个过程,我们今天在谈造型的逻辑也许可以从里面找到很多内容。另外一个是我们整个专业建设的归纳,就是我们在这个专业建设当中,我们到底总结出了什么内容。

好的,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正好20分钟,没有超时,谢谢大家!